前沿拓展:植发能解决问题吗
曾几何时,“令人感到头秃”不再是一句调侃,而是令人感到烦恼的现实。卫健委2019年发布的脱发人群调查数据表明,我国超2.5亿人受脱发困扰,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,并且脱发年龄呈年轻化趋势。
“秃然经济”异军崛起,植发费用成搜索率上升快关键词
在此背景下,以植发、养发、假发等为主的“秃然经济”异军崛起。无论是防脱发药品,还是植发手术,抑或是防脱发洗发水,都成为“脱发大军”拯救发际线的自救之举。
“有些人在脱发后,经过系统的药物调节和养护,基本上可以恢复到原有形象,但如果药物调节果不理想,则可以考虑植发手术”,南京新生植发院长冯亚伟表示。近些年来,随着颜值文化和容貌焦虑的冲击,即使不脱发仍有部分人群选择植发来修饰发际线、眉毛、鬓角等,来达到“变美”的追求。
一场植发手术大都在3到5小时,且需要配置约5人的医疗团队,一个医生一天多两场手术,加上营销成本高,这也导致植发手术单价高。数据显示,与植发相关的关键词中,搜索率上升快的关键词是“植发费用”。
行业乱象损害患者权益,相关规范标准不完善
即使植发客单价高,但为争夺市场份额,近些年来植发获客成本不断增加,加之植发机构大打价格战,以至于可赚取的利润降低。成本提高,利润降低下,长久下只会恶性发展,一些无良商家,为谋钱而偷工减料,亦或者是增加隐性消费。“影子医生”、“无证行医”、“不合规的手术器械”等现象,在损害患者医疗权益的同时,阻碍了植发行业的良性发展。
“门槛低是现在行业的一个现状”。新生植发联合创始人张通先生透露,因国内植发需求激增,不少玩家开始加入植发赛道,甚至包括一些美容店、理发店,行业门槛低,相关规范标准不完善,很大程度上滋生了不合规、不合法行为的存在。
植发行业走向规范化、标准化、企业需如何衡量植发标准
相关调研数据显示,预计2021年中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687亿元,其中植发行业增速为迅猛,2016到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.3%。中信产业基金指出,中国植发技术正朝着更加专业规范,领域细分的态势过渡。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发展,以及行业的劣汰优存,大众消费观念升级,都促使着植发行业走向规范化、标准化、专业化。
5月28日中国第五届毛发移植大会上,《毛发移植规范》正式发布,对医疗机构要求、手术人员资质、毛囊单位移植体的获取、毛发移植术后处理等各方面进行相应的规定。作为行业规范,《毛发移植规范》有着重要的意义,既督促行业持续健康发展、保障植发患者医疗权益,也能够向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有监管及评价依据。
此外,作为植发企业也应存在相应的植发标准,这点在头部企业上更为,如碧莲盛、雍禾等拥有严格的医生管理培训体系,新生、大麦等拥有更加完善的植发体系和标准规范。以新生植发为例,从术前术中术后、服务标准、技术研发等多角度切入,规范、细化植发整体流程推出植发二十道金标准,九大保障等多重规范。据悉新生植发将于6月举办“打造行业金标准,联合共创新格局”活动,并邀请政府机构领导、业界知名专家、地方知名媒体,共同探讨如何正确应对医美市场乱象频出、负面新闻不断的现象。
来源: 大众网
拓展知识:植发能解决问题吗
还有整形疑惑?想了解更多整形医院价格信息?可以点击【在线咨询】与整形顾问一对一沟通,免费为您提供医院对比、医生对比、价格对比等服务喔~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