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沿拓展:可以去黄吗
8月11日,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“科普知识“栏目发布一篇题为《科学认识”“美容》的文章,提示公众科学认识“”美容。“涉酸”化妆品被部门公开点名,到底有何深意?以后还能不能“”了?相关“涉酸”企业要凉了吗?
“”的定义为“一种化学换肤术”,又称“化学剥脱术”,即“将化学制剂涂在皮肤表面,导致皮肤可控的损伤后促进新的皮肤再生。”依据化学换肤的作用深度不同,可以分为浅层换肤、中层换肤、深层换肤。换肤作用的深度越深,果也越,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也更大。
文章明确指出,“调节”中使用的“酸”不是化妆品。“调节”需在具有医疗资质的医院或诊所,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,其所使用的“酸”并不是化妆品。另外,有些“酸”不能用于化妆品,如维A酸、三氯醋酸等。为达到一定的调节果,“”时“酸”的浓度一般相对较高。医疗机构皮肤科常见的“祛痘”为例:调节时果酸常用的浓度为20%、35%、50%和70%,水杨酸常用的浓度为20%—30%。
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化妆品中就不能有“酸”,只是有严格的管理要求。文章称,化妆品中也可以添加某些“酸”,例如:果酸、水杨酸等,但有严格的使用限制和技术要求。化妆品中α-羟基酸及其盐类和酯类(包括苹果酸、柠檬酸等果酸)的含量不得超过6.0%,产品pH值不得低于3.5,一定情况下还需在标签上标明“与防晒化妆品同时使用”。化妆品中水杨酸的含量不得超过3.0%,除香波外,不得用于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产品中,同时在标签上标明“含水杨酸,三岁以下儿童勿用”等。可见,化妆品中“酸”的允许使用浓度相对较低。
这篇《科学认识“”美容》的文章强调,化妆品是以清洁、保护、美化、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,不具有医疗作用。部分化妆品能够实现一定的清洁、去角质等功,但与“调节”有着本质区别。化妆品禁止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,避免使用“换肤”等不当宣称,防止误导消费者。
“涉酸“化妆品企业今后是否能继续“”,已经有了明确和的解读:化妆品不是药品;可以含有部分酸,但有严格的使用要求;继续打着“调节”“换肤”等医疗作用暗示幌子的做法已经不可取了。(记者张丽娜)
来源: 消费日报
拓展知识:可以去黄吗
还有整形疑惑?想了解更多整形医院价格信息?可以点击【在线咨询】与整形顾问一对一沟通,免费为您提供医院对比、医生对比、价格对比等服务喔~!